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

Leviathan海中獸 / 2012 / 法國 英國 美國 / 導演:L‧泰來Lucien Castaing Taylor、V‧柏麗芙Verena Paravel


人與大自然的關係,在人類歷史上一直變化,從遠古時期對大自然的敬畏,相信萬物有靈,到16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人的智慧能征服自然,21世紀流行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觀點,可看出人對大自然的思考連綿不斷。《Leviathan》,則嘗試以17世紀霍布斯的唯物主義哲學闡述21世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。

影片的結構大致如下:描繪一天漁民捕魚的情況。它的鏡頭,刻意特寫死去的魚類,紀錄了人類捕魚的殘酷方式,支離破碎的魚逼近大銀幕,嘔心是觀眾唯一的選擇。影片的鏡頭經常鑽進水底,甚至隨著漁網的起伏搖晃;它運用了電影院封閉的環境,凝造了侷促的感覺,觀眾彷彿能感受到水壓的威力,並在搖晃的鏡頭下腦袋天旋地轉,想觀眾從魚的角度審視這場災難。色彩上,黑色和紅色為主調,綠色為副,導演刻意的鮮色凝造了強烈不安的效果,而黑紅色亦為影片模擬了地獄的境況。

人作為大自然中最有智慧的生物,在影片當起漁夫,手起,刀落;他們以魚鈎釣起魚,取去實用的部分,把剩餘物踢進海,表達毫無感情方面淋漓盡致。生產線式作業麻木了他們對血惺的反感,他們含著煙,談笑風生,間中說幾句粗言穢語,一切盡皆自然。結尾導演用一幕長鏡頭,描繪漁夫一天的工作完成後,一邊看電視一邊昏昏入睡,訴說了生活的沉悶──工作,疲憊,睡覺的無限輪迴,生命循環就建立在如此的細節上。

片中,觀眾亦看到在天上飛的鳥,鳥作為魚的捕食者,食物鏈的上一層,高高在上觀看了人類的獵殺過程,也虎視眈眈的等待機會分一杯羹。

解讀影片前,有兩段背景資料雖然詳細闡明,一是聖經中Leviathan的形象,二是霍布斯的唯物主義哲學。

聖經中的Leviathan形象出現在約伯記(Job,電影的片頭亦有引用約伯記的章節),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十一章第六到十四節:

「塔夥的漁夫,豈可拿他當貨物麼,能把他分給商人麼,你能用倒釣鎗扎滿他的皮,能用魚叉叉滿他的頭麼?你按手在他身上,想與他爭戰,就不再這樣行罷。人指望捉拿他,是徒然的。一見他,豈不喪膽麼。沒有那麼兇猛的人敢惹他。這樣,誰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。」

他,指的是Leviathan,形象接近惡魔,賦予了大自然殘忍的輪廓。在影片裏,人食魚,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;鳥食魚,是動物的本能;魚被食,是食物鏈的一部份,如此的論述下暴露了大自然血肉模糊的一切,如果生活是一齣電影,殘忍就是它的製造過程,血惺就是它的演員。

英國哲學家托馬斯‧霍布斯Thomas Hobboes(1588-1679),繼承了培根Francis Bacon(1561-1626)的唯物主義哲學(他是培根的秘書),發表了機械唯物主義哲學。機械唯物主義哲學以物理學的觀點解釋自然,認為自然是一部機器,世界和人體的一切都是機械作用、因果關係。從這角度來看,人的一切行為都是自私自利。他在1651年出書《Leviathan》,全書名為《利維坦,或教會公民國家的內容、形式和權力》,書裏以Leviathan象徵國家,而國家的本質,是一大群人相互訂立信約,認為這種方式能得到最大利益。主權者的權力是至高無上,他的各項權力是不可分割的,如果分割國家就會陷入衝突、戰亂的無政府狀態。把國家對比自然,兩者類似,因政府是殘忍的,和諧是從殘忍而來,故此霍布斯主張君主專制,就像自然獨裁萬物般,在萬物與自然搏奕的過程中,生命得以傳承。

機械唯物主義哲學是為萌芽的資本主義服務,它代表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益,並反對中世紀神學和經院哲學。1609年,荷蘭尼德蘭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,荷蘭成為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海上國家和殖民國家。霍布斯雖認為人的行為是自私自利,它是資本主義的本質,但同時人在自我保存和自利的互相制衡下,最終會得到利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的觀點。換句話說,霍布斯的論點是:人是自私自利和殘忍,但如明白利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的道理,人的自私自利將會轉變為為人著想的道德觀。

說到這裏,解釋了為何影片《Leviathan》刻意描繪了物競天食的殘忍,因為這就是生命的本質,叫你嘔心,叫你暈眩,但它同時告訴你倘若生命缺少了這部分,一切美好的事都會消失。大自然是在如此矛盾的運作下賜予人類生命,人與大自然的競爭是「不可避免的惡魔(A necessary evil)」,它暴露了21世紀環保概念裏自私自利的特質,死到臨頭跪地求饒的本質,但它沒有反對環保,因為它認為這就是物種生存的方式,物種延續後代的機械作用。

電影89分鐘,很多人無法接受此電影的風格離場。它使人暈眩的方法有點像《嘔吐三部曲》,運用劇烈搖晃的畫面和嘔心的場景,但比《嘔吐三部曲》高明的是,它賦予了影片深邃的哲學思維,而不是純粹感官刺激。此電影風格之大膽實屬小見,在票房為上的電影業,它比其他實驗電影更加趕客。除了畫面實驗性強,哲理過於複雜更使一般人為之卻步。觀賞此片,事前不做功課肯定了解得不夠透徹。

他的姿態有點像當年德國哲學家尼采,宣稱自己的哲學高度在八千米上的山頂,不了解的人走過去,會因缺氧而死。

觀賞這齣電影最值得思考的地方,除了實驗電影式的拍攝手法、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,還應該思考的是:要表達如此哲學觀是否需要用到這樣的手法?個人認為,此電影的確為新嘗試,1851梅爾維爾的《白鯨記》出版,表達的意思大概跟影片差不多,在成為世界名著前只售出過五本。此電影雖獲得丹麥紀錄片節新視野獎,但曲高歌寡的姿態依然黑人憎,因此,在觀賞此影片思考用怎樣的觀賞角度欣賞是很重要的。

它的本質是紀錄片,如果把它當敍事電影或純實驗電影觀看,會造成解讀困難。它是一齣實驗電影式的紀錄片,透過紀錄,它道出了人生的哲理。它的實驗成份,不是純為實驗而設的。就個人而言,我欣賞它所表達的哲理,無可否定它真的是非常獨特的電影,可它的表達方式,讓我在觀影期間感到暈眩,而我的暈眩論證了它的哲學。我對此電影又愛又恨。

Lorraine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